English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力论

1998-03-06 来源:光明日报 张德昭 我有话说

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科学技术发展动力论和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论。邓小平的科学技术发展动力论是他思考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逻辑结论。这一理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动力的思想,而且对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邓小平的科技发展动力论的第一个内容是突出了科技劳动者的数量、质量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邓小平认为,科技劳动者的数量必须保持辩证的加速增长。一定数量的科技劳动者是发展科学技术最基本的前提。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分析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指出这种差距首先在于科技劳动者的数量。他说:“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技整整落后了二十年,科技人员,美国有一百二十万,苏联有九十万,而我国只有二十万。”所以,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首先增加我国科技劳动者的数量。

科技劳动者必须有较高的质量,它决定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从业务素质来看,邓小平认为,科技劳动者应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基础打得不好,搞科研是有困难的”。邓小平认为,科技劳动者应该是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现代科学技术并促进经济的现代化,缩小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所以他多次讲:“要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所谓“世界第一流的”,就是说,科技劳动者不应该是思想封闭、视野狭隘的,而应该是思想开明,放眼世界的;应该具有广博知识和创造能力,能够站在世界科技最前沿,做出最先进、最重大的科技成果。

从政治素质来看,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科技劳动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他指出,科技劳动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而“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对于当代中国的科技劳动者来说,就是要“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科技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对科学技术发展有重大作用,它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一是增强科技研究的内在动力。正确的价值取向决定了科技劳动者从事科技劳动的动机、目的不是狭隘的个人利益,而是广泛的社会利益,从而使科技劳动者获得持久、强大的动力,使科技研究向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二是增强科技劳动的社会性。正确的价值取向使科技劳动者不纯粹以个人的需要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来选择科研领域和课题,从而使科学技术向社会价值不断增大的方向发展。

科技劳动者的质量还有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科技劳动者队伍要有合理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科技劳动者队伍的功能最佳取决于其结构最优。邓小平着重论述了科技劳动者队伍应当优化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科技劳动者队伍质量的核心指标,一个国家如果科技劳动者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过分老化,那么,这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就会衰退。为此,邓小平多次讲,搞科研要靠老人,也要靠年轻人,而且往往是青年人赶过老年人。

邓小平的科技发展动力论的第二个内容是各种主客观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因素。邓小平认为,教育的作用首先在于它是科技劳动者队伍的来源。同时,教育的质量是科技劳动者质量的保证,二者具有相同的质量标准。例如,他认为科技劳动者应该是世界第一流的、现代化的,因而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说:“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正因为如此,“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社会条件和科技劳动者的积极性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因素,邓小平对此作了重点阐述。社会条件决定科技劳动者的积极性,它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就是社会为科学技术提供的客观支持,如科技劳动者的生活、工作条件等等。对此,邓小平多次讲,要改善科技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认为这是科技发展的物质保证。主观条件就是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看法、评价,这是决定科技劳动者积极性的更重要的因素。邓小平阐述了关于科学技术的几个基本认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是科技劳动是生产性劳动,科技劳动者是劳动者。三是科技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一个历史时期内,我们把自身封闭起来,切断了和国外特别是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科技合作和交往中断,极大地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此,邓小平强调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学习、借鉴、吸收其他国家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既要派人出去学习,又要请外国专家进来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同时,还要加强国内的交流与合作。科技合作、交流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风问题。他认为:“培养好的学风,最重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实事求是是指科研中要老老实实,不弄虚作假;群众路线是指要坚持百家争鸣,允许争论而不能压制争论。另一方面,要在争论中相互尊重、取长补短,要搞学术交流而不能互相封锁。

邓小平的科技发展动力论的第三个内容是论述了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体制改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痛感我国以往的经济、科技体制既不利于发展生产力,也不利于发展科学技术,为此必须改革,要使科技、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形成科技与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内在机制。他认为,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科技、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曾经长期实行的以高度计划、高度集权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及其与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单一的所有制形式削弱了积极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经济体制的集权特征和纯粹的公有制,导致了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因而,经济发展中不注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忽视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僵化的体制窒息了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外在压力。由于这种经济体制排斥商品和市场,没有竞争,因而失去了不断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外在压力。为此,必须改革这种经济体制,而且要把是否有利于科技发展作为改革成败的重要检验标准。

科技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促进科技、经济的结合。邓小平认为,这种结合不仅有利于科技发展,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怎样结合?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改革过去那种科技研究机构与生产部门相互脱节的体制,促进科技研究的社会化。他认为,整个社会的科研布局应包括专业的、大学的、生产部门的科研机构三部分。其中,生产部门的科研队伍恐怕是最大的,要着重搞应用科学,要把专业研究与生产应用研究相结合。另外,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同时,又要大力抓好专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工作。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制订我国的科技经济战略,在科技体制改革中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基础与应用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